導語:今年以來,行業增速趨緩十分明顯。去年1月~9月,服裝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增速分別減少1331%和1278%,國內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回落09%,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增速減少184%。猜想1 壓力還將繼續?對于剛剛過去的2015年,有很多企業用“嚴冬”來形容。的確,在行業面臨轉型升級、深度調整的大環境下,告別高速增長的服裝業,面對內外不振的消費市場的環境,在2015年過得并不容易。今年以來,行業增速趨緩十分明顯。去年1月~9月,服裝出口金額和出口數量增速分別減少1331%和1278%,國內限額以上單位服裝類商品零售額增速回落09%,規模以上企業產量增速減少184%。面對行業發展的持續壓力,服裝業未來的發展也將呈現以下特點——持續疲軟的經濟走勢,將會使出口形勢更加嚴峻;人民幣升值的壓力、綜合生產成本的走高,將使國際訂單加速轉移趨勢,小微代工企業將面臨更大的生存挑戰;國際市場的不振將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聚焦內銷市場,通過創新,迎合消費需求,抓住國內需求將成為行業發展的新動力;行業的發展情況將進一步分化,擁有優勢產業鏈資源和強大創新力的服裝企業,將繼續呈現良好的發展態勢,而創新力不足、產品附加值低、綜合競爭力不強的企業將被市場淘汰出局。對此,加大創新投入、重構核心優勢、緊貼消費市場,將成為服裝企業在2016年要繼續聚焦和深耕的課題。在大環境不振的情況下,也正是服裝行業進行結構調整、優化資源分配、聚焦產品創新、重塑競爭優勢的好時機。從這個層面來看,當下的發展壓力對行業未來的可持續發展則是一件好事。猜想2 社會責任是負擔還是競爭力?不斷惡化的生態環境,讓職能機關、社會組織和公眾不斷加大對環保問題的關注力度。為解決環境問題,國家推出一系列政策加大對企業綠色生產的管理力度。同時,國家在環保標準制定、監管審查上呈不斷趨嚴的態勢,不少NGO組織也進行各種調研及社會活動,加大對企業環保問題的關注力度,NEO組織發布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,在公眾和媒體中的關注熱潮不減。與此同時,隨著消費者環保意識的不斷提升,近年來消費者在購物時,也更傾向于選擇社會責任和生態環保方面做得比較好的品牌和產品。社會環境和消費市場的變化,在給企業提出更高生產要求的同時,也給企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。隨著環保變成全球性話題,一個企業能否真正踐行社會責任和綠色環保,已成為其能否立足市場的新的競爭力。